欢迎访问"贵州路桥集团"官方网站 2025年04月02日
鲁班奖、詹天佑奖、李春奖奖杯
千日奋战 一桥飞架 青洲柳江特大桥建设纪实
发布时间 :  文章来源:何海霞、王钰莹 图片作者:何海霞

2025年3月,柳江之畔响彻欢呼之声。当最后一段钢桁梁吊装完成,由贵州交投集团所属路桥集团承建的广西鹿峰高速青洲柳江特大桥终于实现合龙。从湍流中的桩基定位到云端的索塔吊装,从生态禁区的绿色施工到极端天气的安全防护,项目建设者们用1000多个日夜的极限攻坚,见证了青洲柳江特大桥的完美蜕变。

350bf0f8_26ab_4270_9208_f04ca97c3ca6000000739.jpg

栈桥打通运输关

青洲柳江特大桥桥位上游是红花水电站,下游是大藤峡水电站,上下游水电站为有效防洪泄洪,柳江水位变化涨幅落差较大,通航水位与20年一遇洪水位高差约20m。而8、9号主塔分别位于青洲、龙河洲,施工材料设备等运输困难成为难题。

350bf0f8_26ab_4270_9208_f04ca97c3ca6000000738.png

修建800米钢栈桥

面对“孤岛式”施工难题,项目技术团队自主研究设计800m施工栈桥作为临时通道,基于多维度模拟分析计算与调查研究,采用重现期20年的水文参数对栈桥进行设计。栈桥采用双线通行标准,应用三跨一联加强结构,跨径12米,通航孔20米,最大通行荷载达到80吨级。栈桥投入使用后,实时对栈桥的水位标高、结构位移等关键指标进行综合监测。2024年7月,柳江遭遇20年一遇洪水(水位距栈桥底面仅2米),但栈桥仍然稳定,成功通过结构稳定性验证,为主桥施工构建全天候运输保障通道。

智斗洪峰筑根基

在碧波荡漾的柳江上,项目建设者们面临着罕见水文挑战:主塔承台标高低于洪水位,主塔基础和下塔柱受洪水期影响。

项目团队构建“监测-分析-调整-执行”体系,通过对水文数据实时监测系统与动态分析,构建汛期施工动态管控机制,科学实施施工时序调整方案,同步强化工序衔接效率,有效降低了水位变化对施工建设的扰动系数,在2023年主汛期来临前顺利完成关键结构目标。

350bf0f8_26ab_4270_9208_f04ca97c3ca6000000740.jpg

项目副经理王麒耳至今记得当时的紧张时刻:“我们就像与洪水赛跑一样。”在抢抓9号主塔承台施工时,水位持续上涨,淹没承台底部高度在0.5米至1.65米之间浮动,导致原有施工便道被水淹没,运输车无法通行、岛上设备无法使用,承台混凝土浇筑材料转运不具备运输条件。项目团队迅速凝聚党团力量,采用临时钢板围堰、水下混凝土封底堵水、布设多台大功率水泵抽水、同步新建施工通道、以水上大吨位货运船运输浇筑材料等方式,全程实施“白+黑”、24小时2班倒的工作模式,历经106小时的昼夜奋战,顺利完成了5888.5m³超大体积混凝土浇筑。

多维防暑保安全

2024年主梁架设期恰逢广西极端高温天气,高温高空施工的安全风险系数极高,对主梁线性监控测量影响倍增。

350bf0f8_26ab_4270_9208_f04ca97c3ca6000000741.JPG

调整作业时间,夜间施工

项目部制定多维度防暑降温措施:因地制宜打造户外劳动者综合服务站,设置服务站小分室、实施错峰作业制度,配发防暑物资补给包、施工现场不定时喷淋降温、完善高空作业防护装备、同步组织专项应急演练(涵盖高温热应激、防洪防汛、高空作业坠落等场景),确保极端气候条件下施工安全。

350bf0f8_26ab_4270_9208_f04ca97c3ca6000000742.png

打造户外劳动者综合服务站

生态守护显担当

“既要大桥跨江过,也要清水向东流”,青洲柳江特大桥跨越国家一级水源保护区,自施工建设以来,项目团队厚植生态理念,秉承着“注重自然、修复生态、人文交通”的总体设计理念,多次组织开展生态环保主题活动,充分考虑施工对周边自然环境的影响,确保柳江之水零污染。

350bf0f8_26ab_4270_9208_f04ca97c3ca6000000743.jpg

到柳江河畔开展垃圾清理志愿服务活动

在施工过程中,主桥桥面雨水通过垂直排水管汇入纵向排水管,统一汇入雨水收集系统;在承台土石方、桩基开挖阶段,采用4000吨级货运船实施渣石整体转运工艺,经临时中转码头衔接陆运通道,定向输送至规划弃土场内;针对施工泥浆污染源(航道疏浚、罐车尾料、泵管清洗废液等),配置专门收集系统,实施“船运-码头接驳-陆上专用运输车”的闭环处置流程,实现施工全周期水体污染物零排放。

350bf0f8_26ab_4270_9208_f04ca97c3ca6000000744.png

开展生态环保宣传

从2022年破土动工到2025年成功合龙,从江心孤岛到钢铁飞虹,从技术攻关到生态共赢,项目团队凭借科学的管理方法、先进的技术手段和顽强的拼搏精神,将不可能变为可能。大桥建成后,两岸通行时间将大幅缩短,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未来,它将以高效通行效率,持续释放区域经济活力,让“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协奏曲在八桂大地久久回响。